项目申报
关于申报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课题的通知
[2022-03-10 来源 编辑: 浏览 次]

校内各相关单位:

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度课题现已开始申报,详情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立足国家与四川省发展战略需求,针对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发展导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引导舆论的功能,走好教育“鼎兴之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四川教育强省,推动教育精准扶贫,为治蜀兴川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文化引领。

二、申报内容与范围

(一)此次课题申报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结合全国、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教育评价改革、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教师培养体系等教育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申报。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应立足四川,面向全国,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

(二)本年度设立课题指南,供申报者参考选题。申请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特长,结合《课题指南》选择申报课题,也可以自行拟定研究课题。鼓励开展反映国家需要、四川需要的前瞻性、创新性课题研究。自拟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避免产生歧义或引起争议。

三、申报条件

(一)申请人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能够筹措足够的配套科研经费,具备必要的研究条件,能够完成课题研究。

(二)申请重点课题的负责人原则上应具备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一般课题的负责人须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

(三)每个申请人作为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课题,所列课题组成员(最多不超过7人)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四)凡承担该中心课题尚未结题者、曾经申报课题后被撤项终止研究未满3年者,均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

(五)申报者不得抄袭、盗用他人曾经立项研究过的课题;也不得简单重复或变相重复申报者本人曾经立项过的课题。课题申报人承诺信守有关规定,如在立项后被发现有违规者,将立即终止相关课题,并取消课题申报人三年内申报本中心课题的资格。

四、选题类别与经费资助

本年度申报类别分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自筹课题三类。重点课题,立项资助经费1.0万元左右;一般课题,立项资助经费0.5万元左右;自筹课题自筹经费。中心原则上根据申报类别批准立项类别。课题经费分立项、结题两次拨付,分别拨付总经费的1/2

五、成果验收与结题要求

(一)最终成果须与预期成果形式一致,与申报课题主题相关;非课题组成员的成果不得用于课题结题。

(二)研究期限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起,重点课题要求在2-3年完成,一般课题及自筹经费课题要求在1-2年完成。课题所有成果应在显著位置署上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立项课题,且为成果资助第一单位。

(三)所有成果结题时需提交《结题申请表》和不少于3000字的研究报告等结题材料;重点资助课题成果至少有论文2篇或专著1部,其中1篇必须是CSSCI来源期刊且为第一作者署名;一般资助课题成果至少有论文2篇,其中1篇必须是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或北大核心期刊及其以上层次刊物,且为第一作者署名;自筹课题至少有2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论文集及专科类层次学报不算)。

(四)凡以调研报告、资料数据库结题的成果,调研报告须有县级(含县级)以上单位(领导)批示(签章),资料数据库须领导批示或实际应用证明并验收合格。

(五)中心同意以书稿、研究报告的成果形式申请结题,但须由中心所在单位组织专家鉴定,确认是否通过。申请结题时需提交论文稿及电子文档,中心有权在保障作者著作权的前提下使用该成果。

六、受理时间与联系方式

课题负责人请于2022513日前将完成的申报书、活页一式各3份(A3双面打印)报送文科建设处;申报材料电子版以负责人姓名+详细联系方式.doc”命名、邮件主题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度项目申报,发送至文科建设处邮箱:liberal_arts@swjtu.edu.cn,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人:郑淳

联系电话:028-66367396

办公地点:犀浦校区综合楼549


文科建设处

202239


      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999号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综合楼  电话:66367413  
  Copyright © 2014  文科建设处.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