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相关单位: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度课题申报现已开始,详情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紧扣“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主题,围绕国家、省、市统筹推进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方向、重要领域、重要课题,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度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加快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理论支撑和实践样本。
二、课题类别及资助标准
(一)课题类别
本年度课题分为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自筹课题。
(二)资助标准
重大课题每项资助金为1~4万元(研究期限为1~3年),重点课题每项资助金为0.5~1万元(研究期限为1~3年),一般课题每项资助金为0.1~0.3万元(研究期限为1~2年),自筹课题研究期限为1~2年。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如有出版需要,经主研人员申报、学术委员会评审,确认研究成果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后,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给予出版资助(资助金额根据评审确定,研究成果统一加印标识出版)。
以下情况不能参加本年度课题申报:已在相近方向上申报省规划课题或教育厅课题者,已取得省教育厅及省社科联社科课题但尚未完成者。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重大课题的负责人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并主持完成过省部级以上社科研究课题。重大课题需参加现场答辩,不参加答辩视为自动放弃。
(二)申报重点课题的负责人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及以上行政职务或已取得博士学位,并主持完成过厅局级以上社科研究课题。
(三)申报一般课题的负责人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及以上行政职务或博士学位;若不具有以上条件,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同行专家推荐。
(四)申请自筹课题的负责人一般应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学位。
每位申请者限报1个课题,能够作为课题主持人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所列课题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四、结题要求
课题最终成果为专著、论文、研究报告或案例报告。
(一)重大课题
重大课题要求成果形式为专著(20万字以上)、论文或研究报告。若成果形式为论文,要求至少3篇发表于核心期刊,其中至少1篇来源于CSSCI/SSCI收录文章;若成果形式为专著,原则上应为公开出版物(出版时须注明获得本中心资助并纳入成都统筹城乡教育改革与发展系列丛书),因经费等原因尚未公开出版者,需提交书稿一式三份,由中心学术委员会鉴定是否通过结题;若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应得到省部级以上部门全文采纳意见,方可结题。
(二)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要求成果形式为专著(15万字以上)、论文或研究报告。若成果形式为论文,要求至少2篇发表于核心期刊,其中至少一篇来源于北核/CSSCI收录文章;若成果形式为专著,原则上应为公开出版物(出版时须注明获得本中心资助并纳入成都统筹城乡教育改革与发展系列丛书),因经费等原因尚未公开出版者,需提交书稿一式三份,由中心学术委员会鉴定是否通过结题;若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应得到厅局级以上部门采纳意见,方可结题。
(三)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要求成果形式为论文、研究报告或案例报告。若成果形式为论文,要求至少1篇发表于核心期刊;没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或案例报告,应附市级以上部门采纳意见或由中心学术委员会鉴定通过,方可结题。
(四)自筹课题结题要求
自筹课题要求成果形式为论文、研究报告或案例报告。若成果形式为论文,要求至少在公开刊物发表1篇论文;没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或案例报告,应附市级以上部门采纳意见,方可结题。
(五)其他要求
课题研究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须明确标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都教育改革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课题,课题编号**”。课题最终研究成果无论何种形式,都必须符合学术规范,所引材料须考证有据并注明出处,附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五、受理时间与联系方式
课题负责人请于2022年3月30日前将完成的申报书、申报统计表电子版以“负责人姓名+详细联系方式.doc”命名、邮件主题为“统筹城乡教育中心2022年度项目申报”,发送至文科建设处邮箱:liberal_arts@swjtu.edu.cn,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人:郑淳
联系电话:028-66367396
办公地点:犀浦校区综合楼549室
文科建设处
2022年1月27日